科學家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從空氣或者發電廠廢氣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然后將其制成有用的東西。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新的有效工藝,
甲酸鹽是一種液體或固體材料,目前已經工業化生產,主要用于用作道路和人行道的除冰劑,無毒、不易燃、易于儲存和運輸,并且可以在生產后數月甚至數年內存儲在普通鋼罐中,且能保持穩定。
這項新工藝成果本周發表在《細胞報告物理科學》(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整個過程包括捕獲氣體,電化學轉化為固體甲酸鹽粉末,然后將其用于燃料電池發電,目前已經在小規模實驗室中試驗成功。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李鉅(Ju Li)表示,目前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的方法,通常涉及 2 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化學捕獲氣體,轉換為碳酸鈣等固體,第二階段是加熱該材料并將其轉化為燃料原料。
第二階段效率通常很低,只有不到 20% 的氣態二氧化碳轉化為所需的產品。而最新工藝可以實現高達 90% 的轉換率。
而且二氧化碳需要轉化為中間形式(液態金屬碳酸氫鹽),消除了對低效加熱步驟的需要。
然后,該液體放入電解槽中,使用低碳電力(例如核能、風能或太陽能)的電化學轉化為液態鉀或甲酸鈉。Li 說,生產的高濃度液體鉀或甲酸鈉溶液可以干燥,例如通過太陽能蒸發,以生產高度穩定的固體粉末,并且可以在普通鋼罐中儲存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
附上參考論文地址:
《A carbon-efficient bicarbonate electrolyzer》Published:October 30, 2023DOI:https://doi.org/10.1016/j.xcrp.2023.101662
電話:1819185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