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政策體系
2020年我國宣布雙碳目標以來,目前各省市碳達峰中和規劃基本已經制定完成。
為了有效推動雙碳工作進展,圍繞碳減排的獎勵、補貼政策也陸續出臺。這也是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各級財政要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標準,加大綠色低碳產品采購力度。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稅收優惠。研究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建立健全促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的價格機制。”的落地實施。以下為各省碳中和補貼政策。
1、黑龍江下發《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工業企業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獎勵資金的通知》
2023年3月2日,對符合節能改造條件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對上一年度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或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同一年度同一企業只允許申報一項本細則所指的獎勵資金,已獲得國家、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節能改造企業不得重復申報。
2、深圳南山區發布《南山區生態環境助力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落實技術幫扶資金補貼
對達到要求《南山區政府投資類建設項目落實碳排放全過程管理實施指引》要求的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按照項目實際建安工程費用的4%給予項目補貼,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對獲得市級及以上生態環境部門授予的近零碳排放稱號項目,按照試點項目總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個項目最高50萬元。對于獲得國家推行的綠色產品認證、低碳產品認證證書,或依據《南山區綠色低碳產品評價評價細則》獲得認證證書的,每張證書給予10萬元獎勵,每家企業最高30萬元;對于獲得“碳中和企業”認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于制定碳中和路徑目標,且每年碳排放總量下降不少于5%、碳排放強度下降不少于5%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
3、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推出雙碳申請項目補貼,單項最高達600萬
技術攻關、應用示范單個項目資助強度最高不超過600萬元,基礎前沿類單個項目資助強度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軟科學類單個項目資助強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4、天津下發2023年申報節能降碳專項資金補助通知,最高補貼達400萬元
(一)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項目投資額不少于200萬元,年節能量不少于1000噸標準煤,根據項目年節能量,給予用能單位400元/噸標準煤的資金補助,補助資金不超過400萬元且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二)高效設備推廣項目:項目投資額不少于100萬元。高效電動機推廣項目總功率不少于1000千瓦,按100元/千瓦給予補助;高效空壓機、通風機。推廣項目總功率不少于500千瓦,按1000元/千瓦給予補助;高效LED燈推廣項目總功率不人少于100千瓦,按3000 元/千瓦給予補助。補助資金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項目投資額的30%。
(三)降碳技術示范項目:低碳/零碳冶煉、全流程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先進適用技術示范項目。項目投資額不少于2000萬元,按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 補助資金不超過400萬元。
5、上海市靜安區節能減排降碳扶持辦法發布,單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一)自主節能改造項目補貼:補貼資金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單個項目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按年節能量計算的,給予每噸標準煤1200元補貼;按實際投資額計算的,給予項目投資額20%的補貼。
(二)新能源技術應用補貼:對采用太陽能光伏技術的項目,按照并網規模給予每千瓦800元的補貼,光伏設備裝機容量不低于10千瓦;其他新能源技術應用補貼。按所獲得市級扶持資金的50%給予配套支持。單個新能源技術應用項目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三)節能技術應用補貼:按不超過節能設施設備投資額2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只能享受一次補貼。單個項目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6、安徽蕪湖繁昌區出臺節能降碳若干支持措施:主動關閉高耗能企業最高可獲800萬元補助
2022年3月9日,安徽蕪湖繁昌區人民政府發布繁昌區節能降碳若干支持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對主動進行關閉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按照2022年每噸標準煤900元標準給予補助,2023、2024年補助標準根據政策實施情況予以調整(不超過900元),補助總額不超過800萬元。對企業利用自有廠房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500千瓦或8000平米以上)且自發自用的,按照自發自用電量給予0.05元/度的補貼,連續補貼2年。
轄區內企業使用區內綠電的,按照使用量給予0.04元/度的補貼,連續補貼2年;轄區內企業使用區外綠電的,按照使用量給予0.03元/度的補貼,連續補貼2年。單個項目補貼總額不超過200萬元。
7、上海徐匯區印發節能減排降碳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最高300萬獎勵
2022年3月2日,《徐匯區節能減排降碳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印發,鼓勵產業和建筑節能減排降碳。
(一)鼓勵產業節能減排降碳
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及產品應用項目,并實現明顯的節能減排降碳效果的,按項目實現的年節能量給予每噸標準煤1200元的扶持,或按項目投資額中用于實現節能減排降碳功能部分給予20%的扶持。以上扶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企業獲市級節能技改、清潔生產、循環經濟項目扶持的,根據企業對本區節能減排降碳的貢獻,最高按1:1比例給予不超過300萬元的區級資金匹配。
(二)鼓勵建筑節能減排降碳
企業在本區范圍內實施建筑節能項目,且被列入上海市綠色建筑、整體裝配式住宅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等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根據項目對本區節能減排降碳的貢獻,最高按1:0.5比例給予區級資金匹配。單個示范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企業在本區范圍內實施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不低于10%(按標準煤折算),經認定的,按受益面積每平方米不超過1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或實現年節能量30噸標準煤以上,經認定的,按實現的年節能量給予最高每噸標準煤1200元的補貼。單個項目最高按項目投資總額的3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扶持;
采用調適、用能托管等建筑節能創新模式的樓宇節能低碳項目,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不低于10%(按標準煤折算),經認定的,按受益面積每平方米不超過7.5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8、江蘇省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財政政策
2022年2月25日,江蘇省發布《關于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財政政策的通知》。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PM2.5年均濃度、地表水省考以上斷面優良比例(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五項指標達到目標任務的市、縣(市),各按收取該市、縣(市)統籌資金總額的10%進行返還;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達到年度目標任務且有進一步改善的市、縣(市)進行獎勵。下降率每比目標任務改善0.1個百分點的按收取該市、縣(市)統籌資金總額的1%進行獎勵,獎勵上限為10%。
9、北京市發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最高獎勵3000萬元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發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的通知。對2021年1月1日至申報截止日期間竣工的,建設期不超過3年,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200萬元的,在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利用、高效節能設備利用、低碳發展、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等領域開展專項提升,或在清潔生產、節能節水、碳減排等方向實現績效提升的項目,按不超過納入獎勵范圍總投資的25%給予獎勵;
實施主體達到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含下屬企業)標準、空氣重污染應急減排績效評價B級以上(含績效引領),或項目實施后單位產品能耗或水耗達到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先進值的,按不超過納入獎勵范圍總投資的3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10、云南省對成功創建為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綠色低碳工業園區,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2022年1月30日,云南發布《關于印發2022年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對列入園區循環化改造清單的項目,優先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選取5個園區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先進技術應用示范,每個示范點給予200萬元獎勵。對成功創建為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綠色低碳工業園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11、北京通州區對獲得“碳中和企業”認證的企業,最高一次性補助50萬元
2021年11月10日,北京市通州區發布《通州區綠色化改造提升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對獲得“碳中和企業”認證的企業,最高一次性補助50萬元。對上年度全年碳排放強度(年度企業碳排放值/當年企業產值)比之前一年度下降5%及以上,企業通過非交易行為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上年度比之前一年度的減少量為500噸及以上的,經核定后按照不超過200元/tCO?e的標準,最高補助50萬元。
12、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對2021年獲得碳中和認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獲得碳中和認證的已納入城市更新的園區一次性50萬元獎勵
2021年9月30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發文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21年度綠色發展資金支持政策(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對2021年獲得碳中和認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獲得碳中和認證的已納入城市更新的園區一次性50萬元獎勵。(重點排放部分可部分廠房園區碳中和認證,其他單位需全部)。
文件中明確指出,鼓勵企業、園區實施碳達峰和碳中和行動,堅持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對2021年實現零碳排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園區給予50萬元獎勵。鼓勵協會、聯盟、咨詢機構等開展減碳節能、清潔生產等技術咨詢策劃業務,對2021年服務區內(市級)重點用能及碳排放單位5家以上的,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應用,給予實施企業市級補貼1:1配套的資金獎勵。
13、杭州市碳達峰科創領域最高獎勵500萬
2021年9月28日,杭州印發《杭州市科創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 》,圍繞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六大領域,聚焦綠色低碳、減污降碳和碳負排放技術研究方向,支持西湖大學牽頭建設能源與碳中和省實驗室,鼓勵企事業單位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符合條件的,按《杭州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杭科合〔2018〕8號)給予支持,對平臺建設期內的設備投入,給予3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14、深圳出臺工業碳中和補貼政策,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2021年7月23日,深圳市工信局發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支持綠色發展促進工業“碳達峰”扶持計劃操作規程》(下文簡稱“規程”),明確以直接資助、獎勵兩種事后資助形式,對符合條件的綠色、節能項目給予資助和獎勵。
1、直接資助是指對項目申報單位自主實施的工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相關項目給予無償資助;
2、獎勵是指對項目申報單位獲得國家、省、市各項落實綠色發展促進工業“碳達峰”目標工作有關示范項目和榮譽稱號的,給予獎勵。
3、扶持標準:事后直接資助,資助金額不超過審計核定的項目總投資的30%,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15、廣州市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獎勵辦法,最高補貼達1000萬元
2021年5月20日,《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辦法》印發。
對納入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節能降耗,最高補貼1000萬元;對企業實施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按實際投資總額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項目的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對在我區舉辦國際級或國家級新能源綠色產業峰會、重大論壇、創新大賽等活動的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
列入國家、省、市、區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在完成節能主管部門下達的能源“雙控”目標的前提下,對2025年度較2020年度產值未下降而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下降200噸標準煤以上,或2025年度較2020年度產值增長25%以上、萬元產值能耗下降10%以上的,按節能量給予500元/噸標準煤補貼,補貼最高1000萬元。
企業自行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碳排放狀況核查或溫室氣體核查并獲得《碳排放核查報告》或《溫室氣體核查聲明/證書》的,按實際委托費用的5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萬元。企業自行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碳減排評估及達峰評估并獲得評估報告的,給予一次性補貼5萬元。對在碳普惠平臺簽發的項目予以補貼。依據簽發的減碳量按10元/噸二氧化碳予以項目單位補貼,單個項目補貼最高10萬元。
獲評為省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單位(公共機構除外)、節水型居民小區,上年度年用水量在一萬立方米以下的,給予創建單位1萬元補貼;上年度年用水量在一萬立方米以上的,給予創建單位2萬元補貼,其中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單位為相應物業管理公司
16、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對2021年實現零碳排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園區給予50萬元獎勵
2021年4月28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3.0版)》。對2021年實現零碳排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園區給予50萬元獎勵。
鼓勵協會、聯盟、咨詢機構等開展減碳節能、清潔生產等技術咨詢策劃業務,對2021年服務區內(市級)重點用能及碳排放單位5家以上的,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應用,給予實施企業市級補貼1:1配套的資金獎勵。
電話:1819185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