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CCUS政策
01《國務院關于同意鄂爾多斯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批復》2022年7月15日
集成應用荒漠化綜合治理、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零碳能源、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實施荒漠化防治提質增效、水資源高效利用創新。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對推動荒漠化地區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形成示范效應。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7/15/content_5701199.htm?trs=1
02《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021年10月26日
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深挖節能降碳潛力,鼓勵鋼化聯產,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范,推動低品位余熱供暖發展。集中力量開展復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控制、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與封存等技術創新,加快碳纖維、氣凝膠、特種鋼材等基礎材料研發。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03《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21年10月24日
推進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發、示范和產業化應用。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 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低碳交通運輸裝備和組織方式、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項目的支持力度。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04《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2021 年 10 月 10 日
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0/content_5641727.htm
生態環境部CCUS政策
05《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2022年6月17日
加強氫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學品、低溫室效應制冷劑替代、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試點應用,推廣光儲直柔、交通能源融合技術。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6/17/content_5696364.htm
06《關于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的通知》2021年9月1日
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應用轉化。充分利用示范園區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開展能源替代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工藝降碳技術、低碳管理技術等有利于促進碳達峰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sthjbsh/202109/t20210901_884575.html
07《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1月11日
有序推動規模化、全鏈條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建設。鼓勵開展溫室氣體與污染物協同減排相關技術研發、示范與推廣。發布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利用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等,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1/t20210113_817221.html
其他部委國CCUS政策
08《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23年4月6日
夯實化石能源生產供應基礎。有序推進煤礦先進產能核準建設,推動在建煤礦盡快投產達產,增強煤炭增產保供能力。積極推動瑪湖、富滿、巴彥及渤海等原油產能項目上產,加快建設陜北、川南、博孜—大北等重要天然氣產能項目。抓緊抓實“五油三氣”重點盆地及海域的油氣增產上產,推動老油氣田保持產量穩定,力爭在陸地深層、深水、頁巖油氣勘探開發、CCUS促進原油綠色低碳開發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
http://zfxxgk.nea.gov.cn/2023-04/06/c_1310710616.htm
09《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2022年10月9日
健全完善能源產業鏈碳減排標準圍繞能源領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有關技術研發和項目建設需求,加快推進相關標準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完善,推進二氧化碳捕集、輸送、封存監測、泄漏預警、驅油等關鍵環節標準制修訂。
http://www.nea.gov.cn/2022-10/09/c_1310668927.htm
10《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2022年8月1日
突破推廣一批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作、上下游協同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創新體系。到 2030 年,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 取得突破應用,短流程煉鋼占比達 20%以上。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17004.htm
11《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2022年7月21日
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主動對接區內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綠色制造和再制造、新能源汽車、 環保節能高端裝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新型儲能、氫能源產業鏈、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生態修復等重點發展領域,提升保險產品研發及風險保障能力。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8/06/content_5419154.htm
12《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2年7月9日
完善風電、光伏、輸配電、儲能、氫能、先進核電和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試點。分類建立綠色公共機構建設及評價標準。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7/09/content_5700171.htm
13《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2022年6月24日
要求開展二氧化碳區域封存潛力評估與示范,開展二氧化碳礦化封存技術研究,建設大型油田CCUS技術全流程示范工程。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22/202208/t20220817_181986.html
14《關于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22年5月25日
加強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持續推進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以及儲能技術的研發、示范和產業化應用。
http://zyhj.mof.gov.cn/zcfb/202205/t20220530_3814434.htm
15《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2022年5月6日
加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人才培養。針對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未來產業發展需求,推動高校盡快開設相關學科專業,促進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為未來技術攻堅和產業提質擴能儲備人才力量。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205/t20220506_625229.html
16《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2022年2月10日
完善火電領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發和試驗示范項目支持政策。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加強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推廣示范,擴大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應用,探索利用油氣開采形成地下空間封存二氧化碳。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202/t20220210_1314511.html
17《四部門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2021年11月 5日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航空器、綠色船舶、綠色農機、新能源動力、高效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關鍵技術突破及產業化發展。加強低碳、節能、節水、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共性技術研發,開展減碳、零碳和負碳技術綜合性示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1/06/content_5649400.htm
18《高等學校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1年 7月28日
圍繞零碳能源、零碳原料/燃料與工 藝替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集成耦合與優化技術等關鍵技術創新需求,開展碳減排、碳零排、碳負排新技術原理研究。加快碳負排關鍵技術攻關。加強二氧化碳地質利用、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燃料化學品、直接空氣二氧化碳捕集、生物炭土壤改良等碳負排技術創新。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107/t20210728_547451.html
19《關于組織開展“十四五”第一批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認定工作的通知》2021年6月25日
開展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研究內容包含但不限于:碳捕集系統與 S-CO2發電、IGFC發電、富氧燃燒發電、化學鏈燃燒發電等新型發電系統耦合集成技術等。
http://www.nea.gov.cn/2021-06/25/c_1310027930.htm
電話:18191851990